近年来,我国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,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降解材料推广的政策和法律文件。今年年初,被称为新的“禁塑令”的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》,规划了限塑三个阶段的实施目标,并在四个重点领域(不可降解塑料袋、一次性塑料餐具、塑料餐具)限用塑料,一次性酒店一次性用品和比较快的塑料包装)。据统计,我国塑料袋的年消费量在70万至80万吨之间,农用塑料薄膜的消费量超过120万吨,这意味着一旦塑料农膜能够大规模替代,生物可降解塑料将迎来比较广阔的市场空间。
农业农村部发布的《农膜回收行动计划》明确要求,“到2020年,全国农膜回收网络不断完善,资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,农膜回收率达到80%左右,“白色污染”将得到比较好的防治。
此外,为加强农膜污染治理,当地政府还因地制宜出台了多项措施。以甘肃省为例,推进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已被列入省委一号文件多年。《甘肃省关于深入学习浙江省“千村示范万村改造”工程经验比较全的扎实推进农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》印发了《甘肃省行动计划》废弃农膜回收及尾菜处理利用。同时,甘肃省出台的《甘肃省污染防治规划》也明确要求,“2020年,全省废弃农膜要实现综合回收利用”。
对于废弃塑料农膜回收加工企业,还应及时发现回收盲区,通过增设网点或优化网点布局等方式比较好的回收网络体系,实现农膜回收较全的覆盖。目前,我国已明确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.01mm的聚乙烯农膜。要进一步推动落实薄膜生产者、销售者和使用者的回收责任,加强农用薄膜的使用和回收管理,比较全的推广标准薄膜,鼓励使用耐候性长的可回收塑料薄膜,适度推广全生物降解塑料薄膜的替代技术,减少聚乙二醇塑料薄膜的用量。